【養生教室】端午傳統習俗艾草驅蚊蟲 中醫師:艾灸助女性溫經暖宮
發布時間: 2023/05/16 13:41
最後更新: 2023/05/16 13:42
近年流行使用艾草,這種中草藥功效多,可外用內服,對女性更有溫經暖宮的作用,更能驅蟲及預防感冒。註冊中醫師林惠賢講解艾草用法及使用宜忌,發揮到艾草的最大益處。
艾草是常見的草藥,近年亦多了人使用,註冊中醫師林惠賢稱:「艾草性偏溫,味苦而辛,主要功效是溫經止血,散寒止痛及安胎,外用可以用作治療皮膚病,例如癬、濕疹等,亦可以用來殺蟲。」
艾草用法多變
艾草可以作乾濕兩用,新鮮艾草能食用,有散寒除濕的效果。林醫師說:「加入雞蛋中或是製成艾草果,又稱為艾糍的客家小吃。艾糍以糯米製成,因此更加有補虛、補血及健脾的功效,吃完都會有多點能量,人體也會變得和暖一點。」
在端午節有掛起艾草的傳統習俗,這時春夏交接,流感瘟疫盛行,人容易作病,而且昆蟲開始繁殖,常有蚊叮蟲咬,因此利用艾草的芳香氣味來驅蟲。
將新鮮艾草清洗除去雜質並風乾,製成乾燥而質感偏向軟綿、色澤帶金黃的艾絨,香包有驅蚊辟邪的作用,預防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。將適當分量的艾絨,利用宣紙包起紮實,就是常見的艾條。
艾灸提升抵抗力
中醫師常將艾草製成塔香狀,放在穴位上進行艾灸。艾條則方便大眾使用,在保健穴位如三陰交或足三里,距離3厘米左右,進行一個溫灸的治理。一開始會感覺皮膚表面開始變暖,慢慢會感受到經絡有溫暖的感覺,是持續而比較深入,有散寒止痛、溫經通絡及調經的作用。
而提煉出艾草的精華而成的精油,濃度會比較高,氣味亦會強烈得多,用芳香驅蟲、鎮靜止咳方面會比較明顯。針對不同情況而有不同用法,例如女士有月經崩漏,林醫師建議可用中藥,以炒過的艾草進行止血。如果想潔淨空氣或是驅蟲驅蚊,則常加入霍香、荊芥類草藥。
中醫亦會用艾草進行灸法,例如溫針灸、艾灸及夾薑灸,一邊針灸一邊用熱力燒艾草,可傳達到穴位經絡上面,對預防及治療經痛,或局部關節痛亦有功效。全身艾灸可提升整體抵抗力,治療脾胃虛弱,陽虛、腎虛及內寒等症狀。夾薑灸是艾絨加入薑片用火燒,在氣管附近或針對肺部的穴位做艾灸,對哮喘、氣管敏感又或是虛寒久咳有用。
治療脾胃虛弱
燒艾會產生一些仿似煙草的難聞氣味,味道亦會殘留很久。林醫師說:「現時有些新產品的無臭艾灸機,不需暴露在臭味中,都能進行全身艾灸。亦可以分不同部位,例如膊頭、頸部、腰部、臀部及腿部,去作不同溫度調節,可提高免疫力,對保健養生很有療效。」
她說尤其是港人常在室內冷氣地方,又喜歡吃生冷食物,很容易有脾胃弱的問題,肚皮皮膚偏冷,這類人特別易患感冒,或是常覺得疲累無精神、手腳冰冷。艾灸可將陽氣提升,出汗令代謝廢物經由毛孔排出,令全身變得輕鬆,回復精神。
部分人士不適宜
老人家、女士、經常手腳冰冷的虛寒體質人特別適合,但使用艾草有些地方要注意,如體質偏向濕熱,又或是壯實,艾草則不是太適宜內服。如進行艾灸,體質陰虛燥熱,常見脷苔厚及偏黃的熱症患者也不適合。最好由註冊中醫師進行診斷,視乎體質決定。
兒童、孕婦、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、皮膚有損傷以及感冒人士,最好先進行面診,先了解身體症狀才決定是否進行艾灸。使用時,眼球及大血管附近,不適宜進行這灸法,酒醉後、身體太過疲勞,亦不適合進行艾灸。
新鮮呈綠葉的艾草,可以先洗淨,加少許梳打粉煲水,放入艾草煮滾,約兩、三分鐘。之後揸乾水份,捏成大小約拳頭的球狀,可放入保鮮袋中,如能抽真空保存期可更久。放入冰箱,用時因應分量取出。乾的艾絨可存放在陰涼、通風及乾燥處,用密實袋小量存放,如有發霉要棄掉不應使用。
林醫師推介食譜
艾草煎蛋
材料:鮮艾葉100克、雞蛋3隻、鹽適量
1.鮮艾葉洗淨備用,汆水辟走草青味,過冷水後瀝乾切碎。
2.雞蛋打散並加入切碎的艾葉,打勻備用。
3.平底鍋加熱後,倒入油覆蓋鍋面,倒入雞蛋液轉中小火,煎至單面熟則翻轉,煎至兩邊金黃色即可。
4.按個人喜好加天然鹽調味。
記者:張頌婷